转变管理观念加强教学监控
——期中教学检查总结
为了切实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加强对全体任课教师教学质量监控,全面了解全校教学运行情况,认真总结前段教学工作中的成绩,及时发现和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教务处于11月5日至8日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期中教学检查。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总体概况
此次期中教学检查,在学校分管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教务处统筹安排、认真组织,教学督导室积极实施,就全校八院一部的教学运行情况进行抽查,并在抽查过程中加强了教学信息反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本次教学检查我们采取听(介绍)、看(材料)、议(商讨)和反(反馈)四道程序进行,各院部以工学部(教研室)为单位,形成自查小组,通过教师自查,工学部(教研室)主任细查,再到院部领导抽查。对教学各环节的教学资料进行逐级把关,总结经验,查找差距,达到了检查预期的目的。创新创业学院、湘绣太阳集团tcy8722、环境设计学院、视觉传播学院材料基本比较完整。特别提出表扬的是服装设计学院有较大改观,且工学部教研活动开展有据可查。
二、教学资料具体情况
1.教案检查情况
所抽查的教案基本均按照新模板撰写,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但教案内容没有很好地体现课程思政,个别教师的教案存在授课时长与学分不匹配,实训环节流程不清晰,作业布置不详细等情况。个别教师教案内容出现断层,且数据填写不准确。
2.讲评提纲检查情况
绝大部分教师讲评提纲撰写到位,就课堂的讲评环节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阐述,真正达到了讲评课的效果。但个别老师讲评提纲撰写不到位,缺乏针对性,且同课程不同班级的讲评提纲存在雷同现象,甚至有个别老师寥寥数语,敷衍了事。
3.课程总结检查情况
绝大部分教师的课程总结都根据课程及班级的实际实施情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并对所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向进行了总结。但个别教师在进行课程总结时,泛泛而谈,内容空洞,没有对教与学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过于笼统。
4.学生成绩单检查情况
单元课结课教师均给出了课程的成绩,并显示了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和最终成绩,但个别教师只有一个成绩,或者有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但是两个成绩分数一模一样。有个别老师未在成绩单下签名。
5.学生考勤表检查情况
绝大部分教师都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考勤,但个别教师出现了全部满勤的情况,不符合实际学情。考勤表形式不一,个别老师没有按照考勤表的格式进行填写,且存在信息填写不完整的情况,有的甚至授课课程名称和授课班级都未填写。
6.学生优秀作业展出名单检查情况
专业课教师均对有习作展出的优秀作业名单进行了详细的登记。
此次期中教学检查总体来说取得了预期的成效,学校高度重视,院部领导积极配合,工学部主任认真检查,对教学各环节的教学资料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检查与整改,从表格使用等各个细节进一步规范了学校的课程教学,为“建好卓越校,争创双一流”目标的实现,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以德施教、以德立身、以德育人
——师德师风建设专栏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教育的基础与前提,抓好师德师风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师风师德建设以及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校许多教师表现得十分优秀,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同时,在课堂教学这个舞台上演示着“厚积薄发、教书育人”的风采。现将潘瑜等四位老师师德师风自我修炼、课程思政的方式方法、心得感悟推荐给大家,供大家学习和借鉴,一起创造我们太阳集团tcy8722更好的明天!
以生为本立责于心,弘扬师德履责于行
公共课教学部武娜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事业就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源于高尚的师德,每一个老师都应该用自己的言行浸润着学生的心灵。
一、爱岗敬业,致力教研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她积极探索微课、在线课程、课程思政等课程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促使学生由个体学习向群体联动转化、由被动学习向主动探求转化。
为了将语文课与专业课相结合,她多次深入各学院了解作品的完成流程、行业的发展前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她通过案例剖析、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和演讲、辩论、话剧表演、文字游戏等丰富的课堂活动,使课堂变成学习的竞技场和能量场。在课堂上,她不仅讲知识,还讲历史、讲文化、讲职业规划、讲做人的道理,更教育学生要承担起保护、传承和创新中国优秀文化的重任。
她三次在湖南省信息化教学比赛、教师职业能力比赛中荣获“一等奖”,两次在湖南省微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常见凭证类条据写作》一课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示范课”,建设优质网络课程3门。也许很多人无法想象,建设一门网络课程需要近两年的时间,多少次熬夜到凌晨。参加一次省级教学比赛需要准备近半年的时间,暑假顶着高温,持续作战四十多天,中间没有休息过一天。
由于长期加班加点,她很少顾及孩子和父母,但为了她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她微微一笑,青春不悔。
二、以生为本,点滴浸润
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她除了担任19个班的教学任务之外,还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班里的每个学生都成为她的牵挂。她经常通过下寝室走访、个别谈心等多种方式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找准方向,使他们更加健康地成长。针对有心理疾患、网瘾、厌学的学生,进行分类管理和指导。针对毕业班的学生,她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掌握“入世”与“立世”的规则。
在教学之余,她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比赛,经常利用午休时间和晚饭时间为学生修改活动方案、演讲稿、辩论稿,指导学生排练话剧、参加朗诵比赛。训练虽然辛苦,但她与学生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有的学生毕业十多年了,还依然与老师保持联系,逢年过节必打电话、发短信问候。她们已然从师生变成了姐弟、姐妹。
教师的人格品质、教育理念、言行举动等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都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她严于律己,用自己的品行感化学生,让学生从教师的行为中接受着熏染和启迪。她不仅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精神,教会学生观察问题的角度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还做到语文课、写作课、礼仪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教育事业就是爱的事业。”武娜老师相信,在自己“爱”的呵护与浸润下,自己的学生们一定会如鲜花般绽放出美丽人生。
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语文立德树人路径探析
公共课教学部刘英艳
新时代人才观要求高职艺术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拥有较高的技能水平和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而高职大学语文教育中本就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如何将“课程思政”理念贯穿于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督促教师从教书育人向立德树人转变,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思考与探讨的课题。
一、明确立德树人理念
在现行的高职高校语文教育中要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传统语文教学最看中学生的成绩,且部分教师认为高职学生由于年龄、经历的原因对其进行德育教育已经晚了,从而对高职学生的德育教育不够重视,甚至在认识上有所偏差。随着课程思政的稳步推进,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在德育中以学生为主体,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高质量德育的理论知识,更要从德育中汲取课文本身所蕴含的核心价值和人文精神。德育基础的好坏会直接影响高职学生以后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质量,为此,要将“立德树人”贯穿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全过程,树立“立德树人”的地位、培养目标、设置课程结构,并以此来提升“课程思政”的科学方法与途径。
二、加强教师深度参与
大学语文教师作为高职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其是否深度参与是课程思政改革的关键。首先,教师要有强烈的“协同育人”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能脚踏实地地提升本学科的德育素养。从目前大学语文教师队伍来看,部分大学语文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不高,无法满足新时代高职学生德育教育和技术学习的需要,也让学生在德育教育实践中无法真正全身心投入。为此,语文教师要在改变传统认识的基础上,特别注重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并持续学习。其次,在具体的德育教育实践中,教师要对高校语文中德育教育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充分挖掘文本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来探索大学语文德育教育的途径,还要对德育教育的理论起源、德育规律、学生生物构造等进行理解,让学生在熟读语文文本、熟悉德育知识的同时,也能通过德育理论来重新了解自己。
三、提高课堂育人效率
高职艺术类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的课时是有限的,但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对高职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有限的课堂内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水平就需要语文教师提高课堂效率。那么,教师首先要准确把握语文教材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做到有方向、有目的、有准备地“精准育人”。如:可以从“人文素养”“职业素养”“文化传承”三个维度选取融入点,突出“人性之善”“职业信念之真”“文化传承之美”。其次,教师应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环节、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资源分配等方面全方位地把握课程思政的要求,做到有序列、有重点、有创新。如:人文素养的培养可抓住“人性之善”这个育人点,把“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亲人、善待生命、善待机遇、善待苦难、善待文化遗产”等内容细化到每个文本中,让“立德树人”看得见、摸得着,不再是一句口号、一张皮。
四、调动学生践行热情
课程思政的效果究竟怎样,关键还在于学生的认可度与践行度。因此,教学手段的运用、课堂教学的组织、教学评价机制的建立等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大学语文教师要站在高职学生的角度感受他们的兴趣、方式,和他们形成一个平等友好的关系,作为“伙伴”的身份参与课堂教学。其次,大学语文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不断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创新点,让授课内容富有时代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结语:
大学语文课程对于高职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同时大学语文教育对于高职学生拥有较高的道德素养有着重要的塑造作用。高职语文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德育素养,充分利用好课堂实践,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同时深度融入思政教育,真正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课程思政视域下《影视后期编辑与合成》课程立德树人路径的初步探析
数字太阳集团tcy8722 莫 舸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而课程思政,便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各方面、各环节的一种实践探索。《影视后期编辑与合成》作为动漫设计专业必修的一门通识平台专业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影视动漫非线性编辑和后期合成特效设计、创作、构思等技能和应用能力。通过对我校课程思政培训的学习与领悟,结合积累的实际授课经验与教学反思,笔者认为,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引入相当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以探索和推进“立德树人”在本门课程中的有效路径。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动漫设计专业的学生有着以下特点: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自律能力相对薄弱;对专业课的学习热情高、兴趣浓;喜欢借助网络等渠道获取各种信息作为影视动画后期创作的灵感和素材,但对网络信息的选择上易出现一定的盲目性,缺少正确的自我判断的能力等。为此,可利用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积极性,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本课程的基本专业知识,运用贴近学生的话语体系进行思政课程资源的引入。
首先,结合影视动画类课程需要大量阅片的课程特点,多次让学生观影,并从片源选择上把握思政教育基调,注重以中外对比的教学方法来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注重文化育人。如课程中穿插着多次对动画片的鉴赏和分析环节,在选片时除了选择世界优秀动画艺术作品,还要选择当下熟知的能体现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优秀传统的 “中国故事”,从而引导学生既了解世界的优秀艺术作品,又能认识中国动画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民族特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品德;同时既拓展了视野、开拓了思维方式和增强了专业鉴赏水平,又提升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启发了爱国情怀,为中国民族动漫业的发展储备力量。
其次,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通过鲜活的案例和实训练习彰显社会正能量。比如,在动画剪辑与特效合成的案例示范时,寓道理于其中,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间接地渗透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提高学生的剪辑与合成技能的同时,让学生获得伦理道德的启迪与教育,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另外,该课动画剪辑设计的实践练习,按照“确定脚本—寻找素材—剪辑创作“的设计步骤,引导学生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选择有价值的部分,从而设计创作出正能量的作品。
最后,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学生学习知识已不局限于传统教学方式和上课期间,将网络技术与专业课教学深入融合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成为必然趋势。运用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库,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新媒体、自媒体等网络载体,结合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同时利用翻转课堂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组织形式,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开放、交互的虚拟环境中感受潜移默化的德育力量。
以上便是笔者对该课程“立德树人“有效路径的初步探索和分析。当然,该课思政教育仍处于不断摸索,不断尝试,不断改进的过程中,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需要通过实践去归纳和总结经验,有责任、有意识地去贯彻和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为国家培养既拥有专业综合素养,又“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责任担当”的优秀人才而努力。
思政课实现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路径探析
马克思主义学院潘瑜
高职院校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构建“三全育人”机制。课程育人是“三全育人”工作的关键,只有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趣味性与吸引力,才能切实提升课程育人实效。思政课教师应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的重要要求,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
一、坚持统一性的基本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在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过程中,必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
(一)把握课堂讲授中的“不变”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上要坚持好讲授中的“不变”。把握好理论、教材、教育对象、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与时俱进,坚持好育人目标、教育任务、教学要求和教学实效性的不变其文。
(二)坚定共同的育人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坚持党的领导
加强党委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把好队伍建设方向、把好课程改革方向、把好合力育人方向,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二、坚持多样性的基本要求
要使思政课“新起来”、“亲起来”、“活起来”,必须结合新时代、当地、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在教法学法、手段措施、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多样化的探索。
(一)因地制宜,结合地方文化增强思政课魅力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各高校要重点围绕新思想、传统文化、国史党史等课程模块,开设选修课。整合校内外资源,开发地区实践教学资源。
(二)因时制宜,把握时代脉搏、紧扣时代主题
紧跟时代的发展进程,增强时代感,做到应时而动、顺势而进。结合重大纪念活动、最新理论和现实问题,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要求,抓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主题。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校马院密切联系各处室、各教学单位,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微视频展播实践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三)因材施教,实行“中班教学、小班研讨”
因校制宜,探索大班讲座、中班教学和小班讨论等形式,增强师生互动与交流,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认同感。
三、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
(一)牢记“六要”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思政课教师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思政课教师牢记“六要”,才能立场坚定、情感深层、温度饱满,才能更好地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
政治要强,即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要求思政课教师旗帜鲜明地讲政治。一方面,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当然,思政课教师的信仰不是选择性信仰,也不是条件性信仰。思政课教师要真正地“姓马言马”,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部分思政课教师是跨专业授课,理论功底薄弱、欠缺钻研,表现出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不合格思政课教师退出机制”。另一方面,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情怀要深,即保持家国情怀。坚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要求思政课教师弘扬家国情怀。一方面,具有家国一体、休戚与共的家国情怀。新时代,家国情怀要求思政课教师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另一方面,具有爱岗敬业、我将无我的乐业情怀。
思维要新,即拥有理论思维。坚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多样性要求思政课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培养理论思维,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课堂教学。我校每两周开展一次政治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学院分教研室每两周开展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推进校本研究。
视野要广,即并获登高博见。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需要思政课教师有宽广的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思政课教师要有博览群书的知识视野,把思政课讲得“有知有味”。思政课教师要有“睁眼看世界”的国际视野,培养“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教师要有博览古今的历史视野,辩证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自律要严,即常怀律己之心。坚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要求思政课教师讲操守、重品行,严于律己、言行一致,努力成为严格自律的表率。
人格要正,即拥有高尚人格。坚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要求思政课教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四有好老师”的要求,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二)坚持内容为王
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基础在教学内容。坚持内容为王,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和说服力。
首先,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1。”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内恰如其分地遵循大学生认知规律、成长成才规律和思想政治学科规律的指引下,制定科学有效的更具个性化的施教“套餐”,引领大学生走出思想政治课无用的认识误区,让“点名课”变成“网红课”。
其次,要统筹推进内容建设。高职院校在深入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要注重开展理论性学习,可率先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作为教学遵循6,持续讲、深入讲、跟进讲,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与思政课必修课相配套的系列选修课,创建网络学习平台,建立精品示范课。
再次,要练好教学基本功。思政教师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理念,勤于观察、善于提炼、精于选材、富于积累,汲取更纯粹的阳光和更充足的养分,备好课,引导好、栽培好学生。
(三)思政课要注重改革创新
在新时代,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需要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创新思政课教学,需要解决思政课教师的认识问题、实践教学问题、新媒介与课程教学的融合问题。
1.解决好认识层面的问题
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站稳政治立场、把准发展方向,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落地生根。坚定立场、把准方向,才能更加明晰思路、落实措施,才能旗帜鲜明地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弄清楚为什么要改、改什么和怎么改的问题。思政课如何把“有意义”讲得“有意思”,习近平总书记用“八个统一”给出答案,强调思政课要增强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要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2.解决好实践教学的问题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明确要求“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学校要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拓展实践教学形式,注重实践教学效果。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学院需加大与学工部、团委及其他二级院系的合作,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搭建地方实践基地,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开展深入的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此外,需要巩固课堂实践成果,开展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活动,让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成果更加丰硕。
3.解决好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问题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网络教学成为思政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重在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等内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思政课教师要深入研究,设计好网络教学的内容,不断创新网络教学形式,推进教学模式改革、课程内容革新与学习方式变革,发挥网络教学的便捷功能,推动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