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要闻 / 正文
【共同战“疫”,守护健康】拒绝谣言,科学防护,各类谣言快走开!
时间:2020-02-04   来源:宣传统战部          作者:   审核:   点击数:

1.别迷信核酸检测,应用CT影像作为新冠肺炎确诊标准(疑,有失实)

流传说法: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影像科副主任张笑春教授疾呼:别再迷信核酸检测了,强烈推荐CT影像作为目前2019nCoV肺炎(诊断)的主要依据。仅凭一张CT片子可以向张笑春副主任说的替代试剂盒诊断判定新冠病毒感染吗?有什么依据?——来自较真用户@ACRG的提问。

查证要点:(1)之所以提出建议使用CT影像替代核酸检测,是因为核酸检测并非病毒诊断的“金标准”,可能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情况,不同试剂盒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不同,感染的不同时间段采样,质量控制,不同的采样手法,不同人的检测操作,甚至实验室可能产生的污染等,都很有可能影响检测结果。但是目前来说,通过多次核酸检测确认,是最为理想的方法,也是目前大多数医院所采用的诊疗方案。(2)胸部影像学检查(CT)是对肺部实质进行扫描,可以发现早期和进行性的器质性改变,但是根据患者个人的体质,检查的时间,不同操作医师的手法,设备的调试情况,诊断医师的经验,其他类似病症的干扰等因素,可能更难做到检测结果的标准化和一致化。

2.出门回来后,一定要对鞋喷洒消毒水或把鞋放在门外(疑,有失实)

流传说法:转:紧急提醒各位:鞋!鞋!鞋!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钟南山院士今天紧急公开了一项最新医学发现:此次新冠肺炎病人的粪尿和唾液中均检测出大量病毒核酸!粪口传播成为新冠肺炎区别于非典SARS的一个重大特征,新冠肺炎传染性更强大更隐蔽,需要高度警惕!这次我们把接触及可视病人的防护重点放在口罩,护目镜和手套上,但明显防护不够!大家都轻视了一个比口和手更隐蔽和危险的部位,那就是你的脚!因为你不知道病毒携带者在哪里吐痰了,呕吐了,大小便了,你以为自己远离人群就没事了,但只要你上过一趟公厕,或者是你脚下踩过病人吐的痰或便溺,你就已经踏上了一颗定时炸弹,你携带病毒的鞋和你一起回家后,一人回家,全家遭殃!再次强烈建议:尽量不要外出溜达,出门工作和购物后,进门前,你的鞋一定要严格喷洒消毒水!或把鞋放在门外,并与居室隔离,除了做好个人卫生,家里还需要每天喷洒一次消毒剂。

查证要点:外出回家后,可将鞋子置于门外通风的地方,或者放在玄关处,更换干净的居家拖鞋,放置一定时间后,即使有踩踏到污染物,也就没有了病毒的感染活性。但是,确实不必恐慌,外出刚好踩踏到新冠状病毒新鲜污染物的概率是很低的,咱们也不会闲着没事用手去抠鞋底,所以通过鞋底传播病毒的概率是比较低的。至于是否需要喷洒消毒水,基于以上概率,实际上必要性并不大,当然,如果家里确实消毒水不缺,我们也并不反对。

3.别吃淡水鱼!确认粪口传播,很多地方在鱼塘洗便桶(假,谣言)

流传说法:不要吃淡水鱼!说是:钟南山提醒:很多地方有厕所搭在鱼塘上或者在鱼塘洗便桶的习惯,现在已经确认粪口传播病毒了!请帮忙确认。

查证要点:(1)钟南山院士说的是“粪便中也发现了病毒核酸,新型冠状病毒还存在一定粪口传播可能“。“存在核酸病毒”跟存在“活体病毒”并非一回事,只是“存在可能”。钟院士提醒“要高度警惕粪口传播的问题,在湖北、江西等部分地方,确实有使用便桶的习惯,还放在鱼塘里清洗,确实需引起防控”,是说这些途径有可能让病毒传播开来,而不是说“不能吃淡水鱼”。(2)存在粪口传播的寄生虫和病菌很多(比如蛔虫),如果因为“可能存在粪口传播”就不吃了,那么不仅淡水鱼,还有很多食物都不能吃了,水也不能喝了。正确的理解是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粪便,彻底熟食。

4.高温能杀病毒,让病人发烧到39.6度以上就能痊愈(假,谣言)

流传说法:已经检测出来高温可以杀灭冠状病毒的结果了。让病人发烧到39.6度以上就能痊愈,40度也没关系。蝙蝠的正常体温就是40度,它可以和很多病毒共处而不受害。如果对感染者继续采取降温的措施,其实就是在……第一,自私;第二,恐慌;第三,继续无知……那么每一次这样的疫情就都是清理人口。这个是真的吗?——来自较真用户@ZEF的提问。

查证要点:(1)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56℃加热30分钟可以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但是,要靠人体发热达到灭活新型冠状病毒的温度和时间,怕是病毒还安然无恙,人先挺不住了。对于轻症患者,最重要的处理原则就是隔离对症治疗。所以,放任身体发热不管的说法,是不靠谱的。(2)至于蝙蝠为什么携带病毒不发病,并不是因为它40℃的温度,而是因为蝙蝠具有其他哺乳类不具有的基因/通路,蝙蝠体内有一个称为“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干扰素”的抗病毒免疫通道受到抑制,这可能使得蝙蝠刚好能够与病毒“和平共处”而不引发强烈的免疫反应(人类正是因为免疫系统与病毒对抗的反应,造成疾病伤害)。

5.蝙蝠最怕高温,请把喝的开水滚开的汽吸下去,能解毒(假,谣言)

流传说法:简单治咳法,蝙蝠最怕高温。请把滚水。就是喝的开水滚开的汽。吸下去。就和吸烟一样。也许能解毒。太烫了。请注意安全——来自较真用户@光照全网友的提问。

查证要点:如果水蒸气的温度很高,那么吸入会导致烫伤;如果温度已经降到不会烫伤,那么对病毒也没有杀伤力。另外,高温蒸汽只有跟病毒接触的时候有杀灭作用,之前和之后都没有。

6.定期用生理盐水清洗鼻子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假,伪科学)

流传说法:教大家一招,可以用生理盐水清洗鼻子,这样能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查证要点:(1)没有证据表明,经常用生理盐水冲洗鼻子可以防止感染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2)有一些有限的证据表明,经常用生理盐水清洗鼻子可以帮助人们更快地从普通感冒中恢复过来。然而,经常清洗鼻子并不能预防呼吸道感染。

7.新型冠状病毒插入的基因片段是精心选择,是人工病毒(假,谣言)

流传说法:这四个插入的片段并不是随机的,插入的部位是精心选择的,插入的部位是冠状病毒S1亚单位的一头一尾,和S1亚单位的交界处,插入完全不影响SPIKE蛋白的整体结构,但是增加了蛋白的可塑性和水溶性。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武汉新冠状病毒是个生物工程加工的人工病毒。这是人祸,中国的切诺贝尔事件。

查证要点:(1)首先,暗示“新冠肺炎病毒可能诞生于人为基因改造”的印度作者已经撤稿了。其次,与HIV近似的基因片段并不是“插入”的,这四个短基因序列在很多物种中都存在,且保守。蝙蝠冠状病毒spike也具有该结构,且100%同源。(2)“插入增加蛋白的可塑性和水溶性”也毫无道理。新冠肺炎病毒主要是进入呼吸道,通过S蛋白接触人的呼吸道尤其是下呼吸道黏膜上皮的ACE2受体。病毒是个生物体,不是个化合物,病毒没有水溶性一说。病毒作为生物体,不能溶于水,也没有必要溶于水。

8.戴过的口罩放进烤箱,60烤30分钟,可以反复用(疑,尚无定论)

流传说法:朋友今天在朋友圈实验,戴过的口罩进烤箱,60℃烤30分钟,说这样不破坏口罩的过滤层,又能起到杀灭病毒的作用,这样口罩就能反复使用,请问这种做法靠谱吗?——来自较真用户@蕴璟的提问。

查证要点:(1)首先,对于医用外科口罩,目前缺乏用干热法消毒(70摄氏度加热30分钟)后能否反复使用的研究。(2)其次,对N95口罩,台湾地区2003年sars过后的一项研究显示:干热法消毒(70摄氏度加热30分钟)与紫外线消毒(强度303uw/cm2照射30秒),对N95口罩的过滤效果影响最小,六款测试口罩的过滤效果基本可维持在95%以上。但遗憾的是,没有“多次干热法消毒不影响N95口罩防护功能”的试验证据,不确定这些N95口罩干热消毒多少次仍然能够有效防护。因为N95口罩的设定就是使用一次,反复消毒只是在资源不足时候的一种替代方法。

9.消毒时,84消毒液与酒精不可混用,会产生氯气(疑,有失实)

流传说法:最近朋友圈很流行这段提示:“提示警示:请大家嘱咐家人,在消毒防疫时,84消毒液与酒精不可混用!混用可能产生氯气,氯气为毒性气体,混用可能会导致中毒!切记!”小生不才,家中无试纸无法实验,个人认为在自然条件下次氯酸钠和乙醇不会发生反应,从而产生氯气,求化学专家,求辟谣!——来自较真用户@飞的提问。

查证要点:(1)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次氯酸钠用于消毒时会产生活泼的氯原子,氯原子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正是因为它,才具有高效的杀毒性能。但是,两个氯原子就可以结合成氯气,所谓的“消毒水味道”,其实就是氯气的气味,浓度较高时会伤害呼吸道。所以只要使用84,就一定会产生有毒气体,这跟酒精没有关系。84一定要稀释后使用,以免浓度过高。(2)当次氯酸钠和酒精混合之后,首先会降低两者的消毒效果。其次,尽管两者并不会直接发生反应,但由于次氯酸钠缓慢分解产生氯原子,容易造成一系列复杂的反应,产生含氯的有机物。含氯有机物对人体大多有害,并且具有累积毒性,是一类需要慎重对待的污染物,因此,不建议将次氯酸钠和酒精混用。

10.鱼腥草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假,谣言)

流传说法:鱼腥草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查证要点:(1)部分研究表明,鱼腥草具有抗病毒、抗菌、抗炎、解热等效果。但是,就目前的公开报道的研究来看,鱼腥草的抗病毒作用主要还是停留在体外实验。体外实验通常就是在体外通过96孔板培养病毒液,然后加入鱼腥草提取物,看看病毒的死亡率。这种检验药物有效性的方式,是非常开放粗糙的。实际应用到人体会是完全另外一番景象,这也是为什么药物上市一定要经过临床实验研究。(2)总体上来看,鱼腥草的抗病毒作用还有待研究,抗新型冠状病毒那就更遥远了。而且鱼腥草当食物吃有一定肾毒性,用鱼腥草注射液,过敏反应发生率高,建议大家不要用。

点击查看更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时辟谣:

https://vp.fact.qq.com/home?ADTAG=xw-1.jz&from=singlemessage

  • 学院官方微信
  • 湖南省教育厅官微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