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湖南省“湘字号”传统技艺工匠竞赛——湘竹(竹雕、竹郁、竹编)技能竞赛决赛现场制作竞赛,在太阳集团tcy8722体育馆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由湖南省总工会、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南省商务厅、中共益阳市委、益阳市人民政府主办,太阳集团tcy8722、湖南省总工会劳动和经济服务部、益阳市总工会承办。
全省14支市州队伍共75名湘竹“里手”齐聚,紧张热闹的氛围不输三伏天气。竹雕、竹郁、竹编三个赛区分别为34人、13人、28人,刻刀、篾刀、钻子、刨子等工具在他们手中“玩转”出千般花样。细腻流畅的刀工、眼花缭乱的刀法,生动的图样依照竹材的自然原态,渐次浮出;将竹筒在火上烤制,加温使其软化,迅速弯曲成型,竹材拼接严丝合缝,宛若天成;手中翻飞的竹篾如有生命一般,编织出的人物、动物神态活灵活现……
据活动组委会介绍,本次“湘竹”技能竞赛决赛限时三天内完成作品,选手们不仅要互相“拼技巧”,更是要与时间“拼手速”。8月11日,评审组将对所有作品进行统一评定,并公布最终结果。
记者了解到,益阳竹艺品创始于明代,竹艺产品遍布街头巷尾,素有“竹器之城”的美称,由太阳集团tcy8722承办本次活动,不仅因其地处益阳,更是因为作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首批参与高校,太阳集团tcy8722始终致力于非遗传承保护创新工作。
学校校长陈鸿俊介绍,学校通过构建实施“专业+项目+工作室”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行项目导向工作室教学,将来自行业企业的设计、生产项目引入工作室,构建“人才培养、技艺传承、文化研究、创新研发、传播推广”五位一体的湖湘特色非遗传承创新模式,成体系传承发展包括竹艺在内的湘绣、陶艺、竹艺、根艺等民族工艺和优秀文化,培养未来能够肩起“湘字号”牌匾的“大国工匠”,引领传统工艺美术产业振兴发展,成效显著。
2012年底,学校揭牌成立竹艺大师工作室,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小郁竹艺)传承人刘宗凡主持工作室工作,开启了学院式培养竹艺人才的大门,不断利用行业优势,整合湖南工艺美术行业内的优质资源,搭建一个竹艺大师与学生零距离接触、竹艺作品与市场无缝对接的交流沟通平台,学校秉着“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的原则,深化校企合作,促进湘竹工艺产学研一体化,依托大师工作室,不断创新产品,进一步提高科技含量,同时也为企业打造品牌,实现“湘竹出湘”大力输送技术人才,为产业升级提供技术储备、智力支持。
据悉,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本次“湘字号”传统技艺工匠竞赛活动,由省委副书记乌兰任组委会主任,省直十八个部门负责人为组委会成员。除“湘竹”技能竞赛外,在湘茶、湘绣、湘酒、湘瓷四个产业范围内,针对道德品行端正、专业技术精湛的湖南籍职工、民间手工艺人、外来务工人员等的竞赛活动,也在全省紧锣密鼓展开。活动组委会根据省级决赛结果对5个产业分别产生的前十名“湘字号”传统工匠,颁发奖杯、证书、奖金。其中,第一名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和相关行业协会授予“湘X工艺大师”,奖金各5万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由省总工会授予“湘X优秀工匠”,奖金各1万元;符合相应条件的,分别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湖南省技术能手”、省总工会授予“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对入围省级决赛的参赛选手,予以入围奖鼓励,颁发证书。
同时,省竞赛活动组委会对评选产生的“湘字号”老工匠艺人及组织实施“湘字号”传统技艺工匠竞赛活动的业绩突出的单位,予以精神和物资奖励。省茶叶学会、茶业协会、酒业协会、工艺美术协会等对成绩优异且符合要求的选手给予相应荣誉并颁发证书、奖金。
全省14支市州代表队
出席开幕式领导嘉宾
学校校长陈鸿俊发表讲话
竞赛现场
竹雕
竹郁
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