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7日,太阳集团tcy87222018年大学生“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实践活动社会调研小分队在学校精准扶贫对口帮扶地、革命老区湖南通道开展了为期3天的调研。
调研分红色文化、非遗文化(建筑方向)、非遗文化(侗锦方向)、精准扶贫、乡村振兴5个主题展开。
学校6名教师,15名学生赴通道乡镇村寨,在革命老区的崇山峻岭之间奔走、体验、探究。
见闻篇
来到通道的人,无不为当地的绿水青山、特色建筑、民俗文化等吸引、震撼,依山傍水的侗族人民,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融入到建筑民居、穿戴服饰、歌舞活动之中,在这里,我们可以窥见“致用致美”无所不在。
随处可见这样美丽的乡村
通道特色建筑之一 风雨桥
通道特色建筑之二 鼓楼
各色侗锦
侗锦融入日常
织锦技艺
体验篇
3天的通道之行,我们调动全身感官,用心投入其中,观察、记录、思考、体悟。
坐在路边绣制的老人
记录侗锦特色纹样
精致的服饰如何制成?
老板家的织机,上面还有制作中的侗锦
侗族妇女侗锦制作日常
发展种养基地是通道县产业扶贫项目之一
与田边的村民攀谈,这是学习的好机会
作为革命老区的通道,最有名的就是长征中的“通道转兵”
为长征中的英雄们献上我们虔诚的敬意
走访篇
此行通道,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走访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大师。幸运的是,此行所到之处,我们都得到了热情的接待和无私的帮助,并不发达的革命老区,却因这些淳朴、踏实、上进的人们而显得格外可爱。
在皇都侗寨与村民交谈
走访通道县原史志办主任吴文志
走访通道县革命老区办副科级干部胡益龙
走访通道县农业局
走访通道县扶贫办副主任杨敏
走访通道县万佛山镇五一村村支部
走访通道特色建筑专家李奉先
在通道县县溪镇宝庆会馆与当地村民交流
在通道县万屯堡镇与当地村民交流
走访侗锦大师粟田梅
走访侗锦大师欧瑞凡
奔走篇
通道之行,一路都在奔走,奔走在街头巷尾、奔走在田间地头,奔走在各个车站……在奔忙中,我们体会到要真正开展一次调研是多么不容易,在奔忙中,用身体劳累换来了心灵的丰盛。
从学校集结出发,心里满是兴奋
今天可能是这辈子走的最远的山路了
其实真的很饿
为了赶车一路奔跑,抓紧时间拍个照
后记
学校与通道的缘分始于2005年,从与通道职中结对帮扶,到与通道自治县政府共建侗族非遗保护与研发工作站,从帮扶一校到帮扶一县,学校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人才优势,将通道特色元素与专业设计作品、课题研究等有机深度融合,从教育扶贫到人才扶贫、产业扶贫,构建了立体化的“通道模式”。
此次调研活动是我校依托精准扶贫项目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调研结束以后,我们聚集在通道职中,召开了一次小型的总结会,同学们如是说——
“通道是革命老区,红军长征中通道转兵的那段历史让我很震撼,我们很需要这样的教育,需要这种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勇于担当的精神”
“侗锦是通道的名片,也是我们民族服饰专业的学习内容,考察之后我们感到,将侗锦与课题研究、乡村振兴等结合起来的确是很好的模式,以后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多下功夫。”
“如何克服侗族木质建筑的劣势,将其优势发扬光大,并创造性地融入当代建筑设计中,作为建筑专业的大一学生,这次考察我找到了思考和研究的方向”
“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这样的国家战略太有必要,但的确很不容易,大学生是生力军,我们必须有所作为。”
“下到基层,才能了解到这么多生动、鲜活的事例,要解决问题就必须了解老百姓的需求。希望以后还能参加这样的活动。”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通道这片承载着中华民族特殊意义的土地上走过一遭,梦想和责任的种子已在心里种下,我们期待它生根、发芽,绽放出灿烂的花。